醍醐灌顶真正的典故由来自哪里?醍醐灌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?
醍( ㄊㄧˊ tí 提)醐( ㄏㄨˊ hú 胡):酥酪上凝聚的油。纯酥油浇到头上,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,使人得到启发。后来泛用以比喻使人感到头脑清凉舒适。唐代顾况《行路难》诗:“岂知灌顶有醍醐,能使清凉头不热。”清代曹雪芹《红楼梦》六十三回:岫烟与宝玉谈了妙玉为何自称“槛外之人”的原故。“宝玉听了,如醍醐灌顶,‘暖哟’了一声,方笑道:‘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!原来有这一说’”
主谓 醍醐,作乳酪时,上一重凝者为酥,酥上加油者,是醍醐,味甘美。佛教用于比喻最高佛法。灌顶,佛教仪式,弟子入门以醍醐灌人头顶。以醍醐浇人头顶,能消除烦恼,清凉舒适。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,使彻底醒悟。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:“我在读到这段话的那一刹那,才真正体验到‘醍醐灌顶’这句成语形容的是什么感觉。”△用于认知方面。→如饮醍醐↔执迷不悟
词语分解:
醍醐的解释∶酥酪上凝聚的油作酪时,上一重凝者为酥,酥上如油者为醍醐。;;《本草纲目;兽一》引寇宗奭 ∶佛教用以比喻一乘教义。如天台宗喻《法华》为醍醐,真言宗喻陀罗尼藏为醍醐详细解释.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。《大般
灌顶的解释梵语的意译。原为古 印度 帝王即位的仪式。佛教密宗效此法,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闍梨位时,必须先经本师以水或醍醐灌洒头顶。灌谓灌持,表示诸佛的护念、慈悲;顶谓头顶,代表佛行的崇高。 唐 法崇 《佛顶尊胜
历史典故推荐:黄犬之乐
源见“叹黄犬”。指闲居生活之乐。唐 王维《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》:“难恃白马之盟,徒思黄犬之乐。”
标签:醍醐灌顶真正的由来


相关新闻